三月廿九日郡庠后亭宴卢启先佥事

· 魏初
晨集颖江渚,列席当蕙边。 斯亭信显敞,翠岭带澄川。 潮驾宜城步,山积司空原。 青松纷被径,红桃竞发园。 众宾起为寿,繁音出娇弦。 中觞念远离,岁行已再迁。 漂萍有时合,浮云未见旋。 今朝不为乐,来会知何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廿九日:二十九日。
  • 郡庠:古代的郡学,即地方官办学校。
  • 卢启先:人名,佥事为其官职。
  • 颖江:江名,具体位置不详。
  • 蕙边:蕙草旁边,蕙草是一种香草。
  • 显敞:明显开阔。
  • 澄川:清澈的河流。
  • 潮驾:潮水推动。
  • 宜城步:地名,可能是指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市)的某个地方。
  • 司空原: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被径:覆盖小径。
  • 中觞:饮酒到一半。
  • 岁行:岁月流逝。
  • 再迁:再次变迁。
  • 漂萍:漂浮的萍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浮云:比喻变幻无常。
  • :回转,返回。

翻译

三月二十九日,在郡学后亭宴请卢启先佥事。 清晨聚集在颖江的沙洲,列席于蕙草旁边。 这个亭子确实开阔明亮,翠绿的山岭环绕着清澈的河流。 潮水推动着宜城步,山峦堆积在司空原。 青松纷纷覆盖小径,红桃花竞相开放在园中。 众宾客起身祝酒,繁复的音乐出自娇美的琴弦。 饮酒到一半,思念起即将远离,岁月已经再次变迁。 漂浮的萍草有时会相遇,但浮云却未见回转。 今天不为享乐,将来相会又知是何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江边的一次宴会场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宴会氛围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情的感慨。诗中“青松纷被径,红桃竞发园”等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而“中觞念远离,岁行已再迁”则透露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魏初

魏初

元弘州顺圣人,字太初,号青崖。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中统元年,辟为中书省掾吏,兼掌书记。寻辞归,隐居教授。起为国史院编修官,拜监察御史。多所建白。累拜侍御史,出为江南台御史中丞。有《青崖集》。 ► 2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