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玉山二首

扁舟不乱白鸥群,又复移家入水云。 载酒可无人问字? 挥毫故有客书裙。 荒凉汉室铜盘泪,剥落周宣石鼓文。 犹藉顾循能慰籍,江湖冷落见番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扁舟:小船。
  • 白鸥群:一群白鸥,常用来象征自由与宁静。
  • 移家:搬家。
  • 水云:水与云,常指隐居或远离尘嚣的地方。
  • 问字:指求学或请教问题。
  • 挥毫:挥动毛笔,指书写或绘画。
  • 书裙:在裙子上书写,古代文人常有此雅趣。
  • 铜盘泪:指汉代的铜盘,此处可能指铜盘上的泪痕,象征历史的沧桑。
  • 周宣石鼓文:指周宣王时期的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此处指历史的遗迹。
  • 顾循:顾念,思念。
  • 慰籍:安慰,慰藉。
  • 江湖冷落:指世俗之外的冷清,或指文人的孤独。
  • 番君:指外地的友人或知音。

翻译

我乘着小船,不扰乱白鸥的群聚,又一次搬家到了水云之间。带着酒,却无人来求学问字;挥动毛笔,却有客人来在裙子上书写。荒凉的汉室铜盘上,泪痕斑斑;剥落的周宣石鼓文,历史的痕迹依稀可见。幸好有顾念之情能给予慰藉,在这冷落的江湖中,遇见了外地的知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水云之间的宁静生活,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扁舟不乱白鸥群”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载酒可无人问字”则流露出诗人对学问的孤独追求。后两句通过对汉室铜盘和周宣石鼓文的描写,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最后,诗人通过“顾循能慰籍”和“江湖冷落见番君”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在冷落江湖中找到知音的欣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