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朝宗上人还金山

· 徐熥
天涯行脚偶相逢,又向空门忆旧松。 千里月嘶春涧马,半江云起晓堂龙。 临流独浣归山衲,礼佛重鸣到寺钟。 闻说慈航堪度世,几时禅榻待周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脚:指僧侣四处游历、修行。
  • 空门:佛教的别称,因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皆空,故称。
  • 旧松:指过去修行的地方或与修行有关的记忆。
  • :(sī),马叫声。
  • 春涧:春天的山涧。
  • 晓堂龙:指清晨寺庙中的龙形装饰或龙的形象。
  • 归山衲:指回到山中修行的僧侣。
  • 礼佛:向佛像行礼,表示敬意。
  • 慈航:佛教用语,指佛菩萨以慈悲心救度众生,如同航船渡人过河。
  • 度世:佛教用语,指超度众生,使他们脱离苦海。
  • 禅榻:指禅师坐禅的床榻。
  • 周颙: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

翻译

在天涯海角游历修行时偶然相遇,你又要回到佛门,回忆起过去的修行之地。千里之外的月光下,春涧中的马儿嘶鸣;半江的云雾在清晨升起,仿佛是寺庙中的龙形装饰。你独自在河边洗浣归山的僧袍,再次敲响寺庙的钟声,向佛像行礼。听说慈悲的航船可以救度世人,不知何时才能在禅师的床榻上等待周颙的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僧侣朝宗上人归山修行的情景,通过“千里月嘶春涧马,半江云起晓堂龙”等意象,展现了深远的佛教意境和超脱尘世的情感。诗中“慈航堪度世”一句,表达了佛教救度众生的慈悲理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精神的崇敬。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