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陈渡草堂时新与诸子别去有怀二首

自拟身名如郑圃,宫环半亩日长扃。 褐衣颇笑非怀玉,茆屋何因却聚星。 树底蝉声希鼓瑟,灯前鸟字一谈经。 试言吾易耐东去,未识何人是姓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郑圃(zhèng pǔ):指郑国公府的园林。 扃(jiōng):门闩。 怀玉(huái yù):指怀揣着玉佩,比喻有高贵的气质。 茆屋(máo wū):茅草覆盖的房屋。 希鼓瑟(xī gǔ sè):形容蝉鸣声细柔悠扬,如同击鼓或弹琴。 鸟字(niǎo zì):指书法字迹如同飞鸟飞舞。 姓丁(xìng dīng):指不知道对方是谁。

翻译

我自己觉得自己的身份和名字就像是在郑国公府的园林里一样,园中有半亩宫殿,阳光照耀着。 穿着朴素的衣服,有点笑话不像怀揣着玉佩的高贵气质,住在茅草覆盖的房屋里,怎么会聚集星辰呢。 树底传来蝉鸣声,像是在击鼓或弹琴,灯前书法字迹如同飞鸟飞舞。 我试着说我容易忍受东去的离别,却不知道对方是谁姓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归家时的心情。诗人自比身名如郑国公府的园林,表现出对高贵气质的向往,但实际生活却朴素简单。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书法字迹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