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篇
边城秋气肃,夜惨角声长。
废草烟中绿,寒云塞上黄。
万里警烽火,十载忆河梁。
闻砧俱掩泣,见月共愁乡。
亦有观津妇,仍闻洛下妆。
啼粉生阴藓,孤衾恋故香。
当窗工织素,织指怯缝裳。
络纬萧萧雨,蒹葭夜夜霜。
镜尘深一尺,书泪漫千行。
妾心岂畏晚,思君诚可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废草:指被废弃的草地
砧:古代用来锤打衣物的工具
观津: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名,意指观音桥
洛下:指洛阳城下
啼粉:指哭泣时留下的泪痕
阴藓:指在潮湿环境中生长的苔藓
孤衾:独自一人的被褥
窗工:窗户上的纱窗
络纬:织布时的动作
蒹葭: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植物名,代表秋天
镜尘:镜子上的尘土
书泪:指写书时流下的泪水
翻译
秋天的气息弥漫在边城,夜晚的角声凄凉而悠长。荒废的草地在烟雾中苍翠,寒冷的云彩笼罩在塞外的黄土之上。千里之外的烽火警示,十年来依然记得河边的往事。听着梆子声声,大家都在默默流泪,看着同一轮明月,心中都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也有那些在观津桥畔的女子,依然传闻着洛阳城下的风情。哭泣的泪痕如同阴湿的苔藓一般,孤独的被褥上留恋着往日的芬芳。坐在窗前织着素布,手指却在缝衣时畏缩不前。细雨淅沥不停,蒹葭在夜夜霜中摇曳。镜子上的尘埃已经有一尺深,写书时的泪水却满满千行。妾心岂怕夜深,但思念君子实在令人伤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边城的凄凉之美,通过描写废弃的草地、寒冷的云彩、烽火警示等元素,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寂和思乡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意象和对比手法,如绿草与黄云、洛阳与观津、窗工与络纬等,使诗情更加丰富多彩。诗人通过描写女子的哭泣、思念,表达了对故乡和所思念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展现了一种深情厚意的人生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