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披缁:穿着僧衣。缁,读作[zī],指黑色,这里指僧衣。
- 笠:斗笠,一种遮阳挡雨的帽子。
- 崚嶒:形容山的高大险峻。这里可能指坐在高处或险峻之地。
- 有相:佛教术语,指外在的形相。
- 元虚妄:原本就是虚幻不实的。
- 无言:沉默不语。
- 上乘:佛教术语,指最高的境界或教义。
- 形将同木槁:形容身体像枯木一样干枯。
- 心已似波澄:心灵已经像平静的水面一样清澈。
- 翻疑:反而怀疑。
翻译
穿着僧衣又戴着斗笠,独自坐在险峻的山上。 外在的形相原本就是虚幻的,沉默不语即是最高的境界。 身体像枯木一样干枯,心灵已经像平静的水面一样清澈。 如果不是旧日的相识,反而会怀疑他是哪里的僧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僧侣的形象,通过“披缁还戴笠”和“独自坐崚嶒”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超脱与孤独。诗中“有相元虚妄,无言即上乘”表达了佛教的哲理,即外在形相的虚幻和沉默无言的至高境界。后两句“形将同木槁,心已似波澄”则进一步以枯木和澄水作比,形象地描绘了僧侣的身体状态和内心的宁静。结尾的“不是旧相识,翻疑何处僧”则增添了一丝神秘感,使读者对这位僧侣的身份和来历产生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