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桥别顾学宪先生

· 徐熥
垂虹桥畔水悠悠,无数青山起暮愁。 桐叶战风惊远梦,芦花含月隐孤舟。 吴江露下丹枫冷,震泽云寒白雁秋。 此去风帆何处泊,相思明日隔沧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垂虹桥:桥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位于江南水乡。
  • 悠悠:形容水流缓慢、悠长的样子。
  • 桐叶战风:桐树的叶子在风中摇曳,仿佛在与风斗争。
  • 震泽:即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
  • 白雁:一种候鸟,常在秋季南迁。
  • 沧洲:指遥远的江海之地,也用来比喻隐居的地方。

翻译

在垂虹桥畔,水流悠悠,无数青山在暮色中升起愁绪。 桐叶在风中摇曳,惊扰了远方的梦境,芦花含着月光,隐藏了孤独的小舟。 吴江的露水落下,丹枫显得更加冷清,震泽的云彩带着寒意,白雁在秋日里飞翔。 此行风帆将停泊何处,明日的相思已隔着遥远的江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江南水乡秋日的景色,通过“垂虹桥”、“青山”、“桐叶”、“芦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诗中“桐叶战风惊远梦,芦花含月隐孤舟”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结尾的“相思明日隔沧洲”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奈和愁绪。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