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杏花戏赠幼孺

· 徐熥
半幅胭脂湿未乾,谁将春色寄毫端。 山窗无事閒相对,犹胜慈恩寺里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胭脂:一种红色颜料,常用于化妆或绘画。
  • 毫端:笔尖,这里指画笔的尖端。
  • 慈恩寺:位于中国西安,著名的佛教寺院。

翻译

半幅画上的胭脂色还未干透,是谁将春天的色彩寄托在了笔尖。 山中的窗前无事可做,静静地欣赏这幅画,仍然胜过在慈恩寺里观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未干的杏花画,通过“半幅胭脂湿未乾”生动地表现了画中杏花的鲜艳与生命力。诗中“谁将春色寄毫端”一句,既赞美了画家的技艺,又暗含了对春天美景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珍视,认为即使是在山窗前欣赏一幅画,也胜过在寺庙中观看,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