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战城南,死城北,枯骨累累弃路侧。为我谓乌,游魂不归。
臭腐将焉用,饲汝安足悲。阴云漠漠,寒雨潇潇。黄昏古城下,新鬼声号咷。
阳九厄,战城南,空裹革。七尺微躯我不惜,老死蓬蒿竟何益。
愿为忠臣,忠臣诚可为。茫茫穹庐,掩骼为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累累:形容骨头堆积的样子。
- 乌:乌鸦,常被认为会啄食尸体。
- 游魂:指战死者的灵魂。
- 阳九厄:古代术数家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旱灾九年,称为“阳九”。后以指灾难之年或厄运。
- 裹革:指战死沙场,尸体被马革包裹。
- 穹庐:指天空。
- 骼:骨头。
翻译
在城南战斗,死在城北,枯骨堆积在路旁。请告诉乌鸦,游荡的灵魂还未归来。 这些腐臭的尸体又有何用,喂给你们又怎能引起悲伤。阴云密布,寒雨潇潇。 黄昏时分,古城之下,新鬼的哭声凄厉。 在这厄运之年,战斗在城南,尸体被马革包裹。我这七尺之躯不惜牺牲,老死在荒草之中又有何益。 愿意成为忠臣,忠臣确实值得去做。茫茫天空之下,掩埋这些尸骨又是为了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后的凄凉景象,通过枯骨、乌鸦、游魂等意象,传达出深沉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无奈。诗中“战城南,死城北”直接点出了战争的无情,而“枯骨累累弃路侧”则进一步以视觉冲击力强化了战争的惨烈。后文通过对乌鸦的对话和对忠臣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忠诚的崇高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战争深刻反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