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嵩山少林寺
净域龙岩上,香台鹫岭边。
山由巨灵辟,教以法王传。
二室围兰若,三花接梵筵。
土中元此地,槛外即诸天。
复岫低衡岱,回轩写涧瀍。
云衣披杂树,虹影度飞泉。
缀牖皆青壁,缘堤尽白莲。
神猿参讲幕,驯鸽绕炉烟。
慧月秋逾彻,泥珠夕更鲜。
谷将钟迸响,潭共镜争圆。
万劫终成幻,三生并是缘。
愿假金篦力,一为照迷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净域:清净的地方;龙岩:传说中的山名;香台:供奉香火的地方;鹫岭:山名;巨灵:传说中的神灵;法王:佛教中的尊称;兰若:佛教用语,指僧院;梵筵:佛教用语,指供奉佛祖的场所;衡岱:山名;涧瀍:山名;缀牖:装饰窗户;炉烟:炉子冒出的烟;慧月:明亮的月亮;泥珠:明亮的珠子;金篦:佛教用语,指照亮迷途的工具;迷川:指迷失的河流。
翻译
在净净的地方龙岩上,香火缭绕的香台旁。这座山由传说中的神灵巨灵开辟,传授法王的教诲。两座房宇环绕着僧院,三朵花环绕着供奉佛祖的场所。这片土地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槛外便是诸天。山峦起伏,低矮的衡山和高耸的岱山相间,曲曲折折的小路沿着涧水蜿蜒。云雾缭绕着参天的树木,彩虹的倒影穿越飞瀑。窗户上都镶嵌着青色的壁砖,沿着堤岸开满了洁白的莲花。神猿们在讲经台前参与讨论,驯鸽们在炉烟中盘旋。明亮的月光透过秋天的云层,晚霞中的珠子更加闪亮。山谷中钟声悠扬回荡,湖泊中倒影争相圆润。万劫终将化为幻象,三世因缘共同。愿借助金篦的力量,为迷失在河流中的人照亮前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少林寺的壮丽景色,以及寺内的宗教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仪式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神秘感。诗人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表达了对信仰和智慧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因果和转世轮回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