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月: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五、八、十一月。
- 南吕:古代乐律名,这里指农历八月。
- 晨装:早晨整理行装。
- 谷林:山谷中的树林,这里指郊外。
- 东观:古代宫中藏书的地方,也指朝廷。
- 离襟:离别的情怀。
- 策马:骑马。
- 缘云路:沿着云雾缭绕的山路。
- 开缄:打开封缄的信件。
- 玉音:对他人言辞的敬称。
- 浃日:十天。
- 里社:古代乡村的祭祀场所,也指乡村。
- 斟:倒酒。
翻译
每季的第二个月,正值农历八月,我早晨整理行装前往郊外的谷林拜谒昭陵。 在东观遇见了您,却未能与您畅谈离别的情怀。 我骑马沿着云雾缭绕的山路前行,打开您封缄的信件,读到了您珍贵的言辞。 我们约定十天后相见,届时在乡村的里社一起饮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农历八月的一个清晨,前往郊外拜谒昭陵的情景。诗中,“仲月当南吕”点明了时间,而“晨装拜谷林”则描绘了诗人的行动。在东观偶遇张秘监,却因行程匆匆未能深谈,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后文通过“策马缘云路”和“开缄扣玉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对友人言辞的珍视。结尾的“还期才浃日,里社酒同斟”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和喜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
权德舆的其他作品
- 《 送韦十二丈赴襄城令三韵 》 —— [ 唐 ] 权德舆
- 《 和九华观见怀贡院八韵 》 —— [ 唐 ] 权德舆
- 《 太常寺宿斋有寄 》 —— [ 唐 ] 权德舆
- 《 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赐百寮追赏因书所怀 》 —— [ 唐 ] 权德舆
- 《 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说得卫抚州报推事使张侍御却回前刺史戴员外无事喜而有作三首 其一 》 —— [ 唐 ] 权德舆
- 《 七夕 》 —— [ 唐 ] 权德舆
- 《 苏小小墓 》 —— [ 唐 ] 权德舆
- 《 陪包谏议湖墅路中举帆 》 —— [ 唐 ] 权德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