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阁老中丞持节册吊回鹘

旌旆翩翩拥汉官,君行常得远人欢。 分职南台知礼重,辍书东观见才难。 金章玉节鸣驺远,白草黄云出塞寒。 欲散别离唯有醉,暂烦宾从驻征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旆 (jīng pèi):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泛指旗帜。
  • 翩翩 (piān piān):形容动作轻快。
  • 汉官:指汉族的官员。
  • 分职:分配职务。
  • 南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朝廷。
  • 辍书:停止读书,这里指停止在东观的工作。
  • 东观:古代的图书馆或学术机构。
  • 金章玉节:指贵重的印章和符节,象征权力和尊贵。
  • 鸣驺 (míng zōu):指官员出行时随从的马铃声。
  • 白草黄云:形容边塞的荒凉景象。
  • 出塞:离开边塞。
  • 征鞍:指马鞍,代指旅途。

翻译

旗帜飘扬,汉官随行,你的出行总能赢得远方人民的欢心。 在南台分派职务,显示出对礼仪的重视;在东观停止读书,可见才子的难得。 金章玉节伴随着远行的马铃声,穿越白草黄云的边塞,感到寒冷。 想要驱散离别的忧愁,唯有借酒消愁;暂时麻烦宾客随从,驻足征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阁老中丞持节册吊回鹘的场景,通过“旌旆翩翩”、“金章玉节”等词藻,展现了出行的庄严与尊贵。诗中“分职南台”、“辍书东观”体现了对礼仪和才学的重视。末句“欲散别离唯有醉”则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哀愁,以及对宾从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送别诗的典型风格。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