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亭

· 韩偓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 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 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 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茜。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 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堑蔓:qiàn màn,指生长在沟壑边的藤蔓。
  • 长茸:cháng róng,指长而柔软的植物细毛。
  • 岛花:指生长在岛屿上的花朵。
  • 小茜:xiǎo qiàn,指颜色淡雅的小花。

翻译

每天都在南亭,南亭像是一座僧院。 人们的话语声总是先静下来才能听见,鸟儿的啼叫声深远而难以看见它们的身影。 松树显得瘦削,石头棱角分明,山的光影和溪水都显得深沉。 沟壑边的藤蔓上挂着长长的柔软细毛,岛上的花朵轻轻垂下,颜色淡雅。 行走时戴着隐士的帽子,躺着阅读古代贤人的传记。 当兴致来临时,就取来琴弹奏一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亭的静谧与超脱,通过对比人声与鸟鸣,松石与山溪,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诗中“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茜”等句,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细节,增添了诗意的深度。结尾的“取琴弹一遍”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