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 韩偓
小槛移灯灺,空房锁隙尘。 额波风尽日,帘影月侵晨。 香辣更衣后,钗梁拢鬓新。 吉音闻诡计,醉语近天真。 妆好方长叹,欢馀却浅颦。 绣屏金作屋,丝幰玉为轮。 致意通绵竹,精诚托锦鳞。 歌凝眉际恨,酒发脸边春。 溪纻殊倾越,楼箫岂羡秦。 柳虚禳沴气,梅实引芳津。 乐府降清唱,宫厨减食珍。 防闲襟并敛,忍妒泪休匀。 宿饮愁萦梦,春寒瘦著人。 手持双豆蔻,的的为东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àn):栏杆。
  • 灯灺 (dēng xiè):熄灭的灯烛。
  • 额波:指风。
  • 钗梁:发钗的横梁部分。
  • (xiǎn):车上的帷幔。
  • 绵竹:地名,此处可能指传递消息的竹简。
  • 锦鳞:指书信,因古人常用鱼传书。
  • (zhù):苎麻,此处指苎麻织成的布。
  • (ráng):祈求消除灾祸的祭祀。
  • 沴气 (lì qì):不祥之气。
  • 乐府:古代音乐官署,也指乐府诗。
  • (xiǎn):车上的帷幔。
  • 豆蔻 (dòu kòu):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少女。

翻译

小栏杆旁熄灭了灯烛,空房中锁着缝隙间的尘埃。 整日风吹不息,清晨月光照在帘影上。 更衣后香气四溢,新梳理的发髻上钗梁闪亮。 听到好消息却带着诡计,醉酒时的话语显得天真。 妆容完美却长叹,欢乐之余却浅浅皱眉。 绣屏风如金屋,丝幔如玉轮。 通过绵竹传递深情,托付锦鳞寄去真诚。 歌声凝结眉间的恨意,酒意激发脸边的春色。 溪边的苎麻布特别倾心于越地,楼中的箫声岂能羡慕秦地。 柳树祈求消除不祥之气,梅花引来芬芳的津液。 乐府诗降下清唱,宫中厨房减少珍贵的食物。 防范之心紧闭,忍住嫉妒之泪不均匀。 宿醉的愁绪萦绕梦境,春寒使人感到瘦弱。 手持双豆蔻,确确实实为了东邻。

赏析

这首作品细腻地描绘了女子的心情变化和生活细节,通过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女子的孤独、期待和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灯灺”、“空房”、“额波”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同时,通过“香辣更衣后”、“钗梁拢鬓新”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日常生活和精心打扮。诗的结尾“手持双豆蔻,的的为东邻”暗示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期待,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