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本师归范阳

· 韩愈
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 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 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 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 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 鲸鹏相摩窣,两举快一啖。 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 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 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 蜂蝉碎锦缬,绿池披菡萏。 芝英擢荒榛,孤翮起连菼。 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 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始见洛阳春,桃枝缀红糁。 遂来长安里,时卦转习坎。 老懒无斗心,久不事铅椠。 欲以金帛酬,举室常顑颔。 念当委我去,雪霜刻以憯。 狞飙搅空衢,天地与顿撼。 勉率吐歌诗,慰女别后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本:贾岛的法名。
  • 造次:慌忙,仓促。
  • 大幽:指传说中的阴间。
  • 玄窞(dàn):黑洞。
  • 颔(hàn):点头。
  • 摩窣(sū):相互摩擦。
  • 啖(dàn):吃。
  • 黯黮(àn dàn):昏暗不明。
  • 滂葩(pāng pā):气势磅礴。
  • 舒惨:指乐和忧。
  • 锦缬(xié):有花纹的丝织品。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
  • 幽都:即幽州。
  • 昌歜(chù):菖蒲根的腌制品。
  • 铅椠(qiàn):指写作、校勘等事。
  • 顑颔(kǎn hàn):因饥饿而面黄肌瘦。
  • 憯(cǎn):惨痛。

翻译

无本在写文章方面,身材高大却比不上胆量。我曾给他展示困难,他勇往直前没有不敢的。像蛟龙摆弄角牙,仓促间就想伸手去揽取。众多鬼魂被囚禁在阴间,往下看去就像袭击黑暗洞穴。太阳照耀天下,注视着却不点头。鲸鱼和鹏鸟相互摩擦,两次举动就像快速地一吞咬。哪里能一定做到这些,本来就已经辞别了昏暗。狂放的言辞肆意磅礴,高低起伏可看出欢乐和忧愁。邪恶到了尽头怪异变化,往往能造就平淡。像蜂蝉弄碎有花纹的丝织品,绿池中披散着荷花。灵芝从荒草中拔出,孤单的鸟翅从菖蒲中扬起。家住在遥远的幽州,还没认识就先有了感觉。来找我能有什么,无异于喜欢菖蒲根的腌制品。开始看到洛阳春天,桃枝上点缀着红色的碎末。后来来到长安城里,时常处于困境之中。老且懒没有争斗的心,长久不从事写作、校勘之事。想要用钱帛来酬谢他,全家却常因饥饿而面黄肌瘦。想到他要托付我而离去,雪霜刻画出那惨痛的样子。凶猛的狂风搅动着空街,天地仿佛都在顿时撼动。尽力为他吟诵诗歌,安慰他离别后观看。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送贾岛(无本)回范阳时所作。诗中高度评价了贾岛的文学才华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如写他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其文采肆意磅礴。诗中还描绘了一些奇特的景象和感受,通过比喻和夸张等手法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同时,也描述了贾岛生活的困境以及与韩愈之间的情谊。整首诗语言丰富,风格独特,展示了韩愈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和对文学创作的深刻见解。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