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探春

· 韩偓
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 烟柳半眠藏利脸,雪梅含笑绽香唇。 渐因闲暇思量酒,必怨颠狂泥摸人。 若个高情能似我,且应敧枕睡清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句芒:古代传说中的木神,主管树木的生长。这里指春天到来,万物复苏。
  • 腊后:农历十二月之后,即冬末春初。
  • 烟柳:形容初春的柳树,其叶嫩绿如烟。
  • 利脸:形容柳树的枝叶整齐,如同精心修饰的面容。
  • 雪梅:指梅花,因其常在雪中开放,故称。
  • 香唇:比喻梅花的娇艳和芬芳。
  • 颠狂泥摸人:形容人行为放纵,不拘小节。
  • 若个:哪个,哪一个。
  • 高情:高尚的情操或情怀。
  • 且应:应该,应当。
  • 敧枕:斜靠在枕头上。

翻译

春天的使者句芒一夜之间让万物焕发精神,腊月过后,风头已显露出春天的气息。烟雾般的柳树半眠半醒,藏匿着整齐的枝叶,如同精心修饰的面容;雪中的梅花含笑绽放,娇艳芬芳,仿佛张开了香唇。渐渐地,因为闲暇我开始思量着饮酒,必定有人抱怨那些行为放纵、不拘小节的人。哪个人的高尚情怀能像我这样,应该斜靠在枕头上,享受清晨的宁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初至的景象,通过“句芒”、“烟柳”、“雪梅”等意象,生动地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渐因闲暇思量酒”一句,透露出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结尾的“若个高情能似我,且应敹枕睡清晨”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享受生活的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

韩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