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

· 罗邺
残星残月一声钟,谷际岩隈爽气浓。 不向碧台惊醉梦,但来青镜促愁容。 繁金露洁黄笼菊,独翠烟凝远涧松。 闲步幽林与苔径,渐移栖鸟及鸣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残星残月:指天将亮时的星星和月亮。
  • 岩隈:山岩的弯曲处。
  • 爽气:清新的空气。
  • 碧台:指仙境中的高台,这里比喻美好的梦境。
  • 青镜:古代用来照面的镜子,这里比喻现实。
  • 促愁容:使愁容显得更加明显。
  • 繁金露:形容露水闪耀如金。
  • 黄笼菊:指菊花,因其花色黄,故称黄笼。
  • 独翠烟:形容烟雾缭绕,颜色翠绿。
  • 远涧松:生长在远处的山涧边的松树。
  • 幽林:幽静的树林。
  • 苔径:长满苔藓的小路。
  • 渐移栖鸟:逐渐移动的栖息的鸟。
  • 鸣蛩:鸣叫的蟋蟀。

翻译

天将亮时的星星和月亮伴随着一声钟响,山谷和岩隈处清新的空气格外浓郁。 不愿让美好的梦境被现实惊醒,只愿在现实的镜子前让愁容更加明显。 金黄的露水滋润着黄色的菊花,翠绿的烟雾凝结在远处的松树上。 闲步在幽静的树林和长满苔藓的小路上,渐渐地,栖息的鸟儿和鸣叫的蟋蟀也加入了这宁静的早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的景象,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留恋和对现实愁苦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残星残月、爽气、繁金露、黄笼菊等,构建了一个清新而略带忧郁的秋晨画面。后两句通过描写闲步幽林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中简单美好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罗邺

罗邺

唐末馀杭人,一说苏州吴县人。罗隐族弟。累举进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韦庄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工诗,尤长七律。懿宗咸通、僖宗乾符中,与罗隐、罗虬合称“三罗”。有集。 ► 155篇诗文

罗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