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词
泽鱼好鸣水,溪鱼好上流。
渔梁不得意,下渚潜垂钩。
乱荇时碍楫,新芦复隐舟。
静言念终始,安坐看沈浮。
素发随风扬,远心与云游。
逆浪还极浦,信潮下沧洲。
非为徇形役,所乐在行休。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渔梁:指渔夫在河中设置的捕鱼设施。
- 下渚:指水中的小洲。
- 荇(xìng):一种水生植物,又称荇菜。
- 楫:船桨。
- 芦:芦苇。
- 静言:静静地思考。
- 沈浮:比喻事物的兴衰变化。
- 素发:白发。
- 逆浪:逆着波浪。
- 极浦:遥远的水边。
- 信潮:随潮水而来。
- 沧洲:指遥远的水边或隐居之地。
- 徇形役:被形体所役使,指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 行休:指渔夫的生活方式,即随遇而安,不为外物所累。
翻译
泽中的鱼喜欢在水中鸣叫,溪里的鱼喜欢逆流而上。 渔夫在渔梁上捕鱼不得意,便下到水中小洲上悄悄地垂钓。 水草时常阻碍着划桨,新生的芦苇又遮蔽了小舟。 静静地思考着生活的始终,安然地坐着看世间万物的兴衰变化。 白发随着风飘扬,心随着云游走。 逆着波浪回到遥远的水边,随着潮水来到沧洲。 不是为了被形体所役使,而是喜欢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渔夫的生活态度和心境。诗中,“渔梁不得意,下渚潜垂钩”反映了渔夫对传统捕鱼方式的不满,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隐逸的生活方式。通过“静言念终始,安坐看沈浮”,诗人表达了渔夫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最后,“非为徇形役,所乐在行休”更是强调了渔夫不为物质所累,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储光羲
唐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玄宗开元十四年进士。任冯翊、汜水、安宜、下邽等县尉。后隐居终南。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于岭南。有集。
► 2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