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岸别友

车马去迟迟,离言未尽时。 看花一醉别,会面几年期。 樵路高山馆,渔洲楚帝祠。 南登回首处,犹得望京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灞岸:灞水岸边,位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古人常在此送别。
  • 迟迟:缓慢的样子。
  • 离言:离别时的话语。
  • 会面:见面。
  • 樵路:打柴人走的小路。
  • 高山馆:高山上供行人休息的馆舍。
  • 渔洲:渔人捕鱼的沙洲。
  • 楚帝祠:供奉楚国君王的祠堂。
  • 京师:京城,指长安。

翻译

车马缓缓离去,离别的话语还未说完。 看着花儿,我们举杯一醉,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沿着山间小路,经过高山上的馆舍, 来到渔人捕鱼的沙洲,旁边是楚帝的祠堂。 向南走去,当我回首时, 依然能看到远处的京城长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灞岸送别友人的情景,通过“车马去迟迟”和“离言未尽时”表达了离别的依依不舍。诗中“看花一醉别”寓意着借酒消愁,而“会面几年期”则流露出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与不确定。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强了离别的氛围,尤其是“南登回首处,犹得望京师”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京城的眷恋,也暗示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送别诗的典型风格。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