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兴寺澹师房

· 韩翃
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 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 卷帘苔点净,下箸药苗新。 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林:指寺院中的两片树林。
  •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诗兴:作诗的兴致。
  • 经声:诵经的声音。
  • :筷子。
  • 药苗:草药的嫩芽。
  • 无生理:佛教中的无生无灭之理,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翻译

在龙兴寺的澹师房,我遇到了一位名叫双林的上人,他的诗兴让我感到格外亲切。竹林中晚间传来诵经的声音,门前春天的山色格外迷人。卷起帘子,苔藓上的斑点清晰可见,用筷子夹起新鲜的药草嫩芽。我记得佛教中无生无灭的道理,归去后我将询问自己,这身体究竟是什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龙兴寺澹师房与一位僧人相遇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思考。诗中“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以对仗的形式,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自然的美景,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结尾的“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反思,使诗歌具有了哲理的深度。

韩翃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