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

· 韩偓
朦胧犹记管弦声,噤㾕馀寒酒半醒。 春暮日高帘半卷,落花和雨满中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朦胧:méng lóng,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 管弦声:指音乐声。
  • 噤㾕:jìn zhàn,形容因寒冷而颤抖。
  • 馀寒:指残留的寒意。
  • 酒半醒:指酒意未完全消退,处于半醒状态。
  • 春暮:chūn mù,春天的末尾。
  • 中庭:指房屋中央的庭院。

翻译

在朦胧的记忆中,我依稀记得那管弦的音乐声,因寒冷而颤抖,酒意半醒。春日的傍晚,太阳高挂,帘子半卷,落花伴随着雨水,洒满了庭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傍晚的景象,通过“朦胧”、“噤㾕”等词语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迷茫。诗中“管弦声”与“酒半醒”交织,形成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而“落花和雨满中庭”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无限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