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灯

· 韩偓
高在酒楼明锦幕,远随渔艇泊烟江。 古来幽怨皆销骨,休向长门背雨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幕:华丽的帷幕。
  • 渔艇:小渔船。
  • :停泊。
  • 烟江:烟雾缭绕的江面。
  • 幽怨:深藏的怨恨。
  • 销骨:形容极度悲伤,使人憔悴至极。
  • 长门:指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被废后居住的长门宫,后泛指冷宫或失宠之地。
  • :背对。

翻译

灯火高挂在酒楼上,透过华丽的帷幕闪耀着光芒,远远地随着小渔船停泊在烟雾缭绕的江面上。自古以来,深藏的怨恨都能使人憔悴至极,不要在冷宫中背对着雨窗独自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灯火在不同场景中的景象,隐喻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首句以酒楼的繁华对比渔艇的孤寂,展现了灯火在不同环境下的对比。后两句则借古喻今,以长门宫的典故表达了深藏的怨恨和无尽的悲伤,警示人们不要沉溺于过去的痛苦,而应面向未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