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

· 顾况
山川重复出,心地闇相逢。 忽忆秋江月,如闻古寺钟。 湖平南北岸,云抱两三峰。 定力超香象,真言摄毒龙。 风中何处鹤,石上几年松。 为报烟霞道,人间共不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复(chóng fù):再次出现。
  • 心地(xīn dì):内心世界。
  • (àn):暗中,隐秘。
  • 定力(dìng lì):佛教术语,指坚定的意志力。
  • 香象(xiāng xiàng):佛教中指修行到一定境界的圣者。
  • 真言(zhēn yán):佛教术语,指具有特殊力量的咒语。
  • 毒龙(dú lóng):佛教中比喻烦恼和恶念。
  • 烟霞(yān xiá):指山水间的云雾,也比喻隐居之地。

翻译

山川景色再次出现,内心世界在隐秘中相遇。 忽然想起秋江上的月光,仿佛听到了古寺的钟声。 湖水平静地分隔南北两岸,云雾环绕着两三座山峰。 坚定的意志力超越了修行高深的圣者,真正的咒语能制服内心的恶念。 风中传来何处鹤的鸣叫,石上的松树已经生长了几年。 为了报告这山水间的隐居之道,人间世界共同不容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的怀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山川重复出”与“心地闇相逢”形成对比,表达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通过“秋江月”与“古寺钟”的意象,诗人回忆起与石冰上人的交往,情感深沉。后半部分则通过佛教的象征语言,如“定力”、“香象”、“真言”、“毒龙”,展现了诗人对修行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结尾的“烟霞道”与“人间共不容”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执着与对尘世的超脱。

顾况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 244篇诗文

顾况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