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剡溪至赤城

· 顾况
灵溪宿处接灵山,窈映高楼向月闲。 夜半鹤声残梦里,犹疑琴曲洞房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溪(shàn xī):水名,曹娥江上游的一段,在今浙江嵊县。
  •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南门。因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似雉堞,因名。
  • 灵溪:水名,在浙江天台县北。
  • 窈映(yǎo yìng):幽深掩映。
  • 洞房:深邃的内室。

翻译

我在灵溪的宿处遥望灵山,幽深掩映的高楼对着月亮显得悠闲。 夜半时分,鹤鸣声在残梦中回荡,仿佛还在怀疑那琴曲从深邃的内室中悠然传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灵溪宿处夜晚的所见所感。诗中,“灵溪宿处接灵山”一句,既点明了地点,又通过“灵”字的重复使用,增强了神秘感和超凡脱俗的意境。“窈映高楼向月闲”则进一步以高楼、月亮为元素,构建了一个静谧而悠远的画面。后两句通过夜半鹤声和琴曲的联想,将梦境与现实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顾况诗歌的独特魅力。

顾况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