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
道路五千里,门阑三十年。当时携手人,今日无半全。
咏题官舍内,赋韵僧房前。公登略彴桥,况榜龙{舟卬}船。
远寺吐朱阁,春潮浮绿烟。鹓鸿翔邓林,沙鸨飞吴田。
诸子纷出祖,中宵久留连。坐客三千人,皆称主人贤。
国士分如此,家臣亦依然。身在薜萝中,头刺文案边。
故吏已重叠,门生从联翩。得罪为何名,无阶问皇天。
出门多岐路,命驾无由缘。伏承诸侍郎,顾念犹迍邅。
圣代逢三宥,营魂空九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门阑(mén lán):门前的栏杆,这里指家门口。
- 咏题:在官舍内题诗。
- 赋韵:在僧房前作诗。
- 略彴桥(lüè zhuó qiáo):小桥。
- 龙{舟卬}船(lóng zhōu áng chuán):装饰华丽的船。
- 鹓鸿(yuān hóng):凤凰和鸿雁,比喻高贵的才士。
- 沙鸨(shā bǎo):一种水鸟。
- 出祖:出行前的祭祀。
- 薜萝(bì luó):薜荔和女萝,比喻隐居之地。
- 头刺文案边:指在文案旁边工作,即从事文书工作。
- 重叠:多次,频繁。
- 联翩:连续不断。
- 无阶:没有台阶,比喻没有机会。
- 三宥(sān yòu):古代刑法中的一种宽大处理,三次宽恕。
- 九迁:多次迁徙,比喻生活不安定。
翻译
行走五千里,家门前的栏杆已有三十年。当时携手的朋友,今日已无一半在身边。在官舍内题诗,在僧房前作诗。公登上小桥,我则乘着装饰华丽的船。远处的寺庙露出朱红色的阁楼,春潮带着绿色的烟雾。凤凰和鸿雁在邓林中飞翔,沙鸨在吴地的田野上飞翔。诸位朋友纷纷出行前的祭祀,深夜里久久留连。坐客有三千人,都称赞主人贤明。国家的士人如此分配,家中的臣子也是如此。身处在隐居之地,头在文案旁边工作。故吏已多次来访,门生也连续不断。得罪了谁,没有机会问皇天。出门时多岐路,命运的车驾无法缘由。伏承各位侍郎,顾念我仍然困顿。在圣代遇到三次宽恕,灵魂却依然多次迁徙。
赏析
这首诗是顾况写给兵部韩侍郎及其他几位侍郎的,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用“道路五千里”和“门阑三十年”开篇,即刻勾勒出时间的深远和空间的辽阔,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诗中“咏题官舍内,赋韵僧房前”等句,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友情的珍视。结尾处“圣代逢三宥,营魂空九迁”则透露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顾况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