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僧二首

· 顾况
方丈玲珑花竹闲,已将心印出人閒。 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是宝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丈:佛教寺院住持的居处,也指住持。
  • 玲珑:精巧细致。
  • 心印: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需文字语言。
  • 人閒:人间。
  • 长安道:通往长安的道路,这里指通往繁华之地的大道。
  • 宝山:佛教用语,指佛法宝藏之地。

翻译

方丈的居所精巧细致,四周环绕着花竹,宁静而闲适。 他已经领悟了心印的奥秘,将其传播至人间。 每家每户门外都是通往长安的大道, 但在这纷繁的尘世中,何处才是真正的佛法宝藏之地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方丈居所的宁静与精巧,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心印的理解与追求。诗中“家家门外长安道”一句,既展现了尘世的繁华,又暗示了寻找真正佛法宝藏的艰难。最后一句“何处相逢是宝山”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真谛的渴望与探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领悟与独特表达。

顾况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 244篇诗文

顾况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