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

· 韩偓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 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 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 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疏雨:稀疏的雨。
  • 疾雷:急速的雷声。
  • 莓苔:青苔。
  • 卷帘:卷起窗帘。
  • 洗砚:清洗砚台。
  • 进贤:推荐贤能之人。
  • 上赏:最高的奖赏。
  • 拯溺:救助处于危难中的人。
  • 良媒:好的媒介或桥梁。
  • 戎衣:军装。
  • 傅野:指在野的贤人。

翻译

稀疏的雨从东边带来急速的雷声,小院子里凉爽的空气使青苔显得格外干净。 卷起窗帘,燕子穿过人群飞去,清洗砚台时,鱼儿似乎伸手可及。 我只想推荐贤能之人以求得最高的奖赏,只愿将救助危难中的人作为好的媒介。 一旦穿上军装,就能使天下清明,我并非没有在野的贤人那样的济世之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通过“疏雨”、“疾雷”、“凉气”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中“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与人的亲近。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推荐贤才和救助危难的重视,以及对自己济世才能的自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个人才能的自信。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

韩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