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泼赴云中

· 韩翃
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 百战能誇陇上儿,一身复作云中客。 寒风动地气苍茫,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 前锋直指阴山外,虏骑纷纷胆应碎。 匈奴破尽人看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骢(huáng cōng):黄色的骏马。
  • 双戟(shuāng jǐ):古代兵器,双持的长戟。
  • 辟易(pì yì):退避,避开。
  • 陇上儿(lǒng shàng ér):指陇山一带的勇士。
  • 苍茫(cāng máng):形容景色辽阔无边,模糊不清。
  • 横吹(héng chuī):横笛,此处指横笛吹出的悲壮之音。
  • 敲石(qiāo shí):敲击火石取火。
  • 斧冰(fǔ bīng):用斧头破冰取水。
  • 阴山(yīn shān):古代中国北方的山脉,常被用作边塞的象征。
  • 虏骑(lǔ qí):敌人的骑兵。
  • 金印(jīn yìn):金质的官印,常用来象征高官显爵。

翻译

黄骢骏马上的少年挥舞着双戟,目光所及,旁人无不退避。 他身经百战,被誉为陇上的勇士,如今又成为云中的旅人。 寒风动地,景色苍茫,横笛吹出的悲壮之音,先声夺人,出塞之路漫长。 敲击火石,军中传递夜间的火光,用斧头破冰,河畔汲取清晨的冰水。 前锋直指阴山之外,敌人的骑兵纷纷胆寒。 当匈奴被彻底击败,人们期待他凯旋归来,金印作为功勋的奖赏,如同斗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少年战士,他不仅在战场上勇猛无敌,而且在边塞的艰苦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诗中通过“黄骢少年舞双戟”和“百战能誇陇上儿”等句,生动地展现了他的英勇形象。同时,通过“寒风动地气苍茫”和“横吹先悲出塞长”等句,传达了边塞的荒凉与战士的悲壮。最后,以“金印酬功如斗大”作为结尾,预示了战士的辉煌未来,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胜利的期待。

韩翃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