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月九日: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望远的习俗。
- 望蜀台:位于四川成都,传说为蜀王望向蜀地的台子。
- 一川:指一条河流,这里可能指成都平原上的河流。
- 乡关:家乡的关隘,指家乡的方向。
- 城郭:城墙,这里指成都城。
- 系马:拴马。
- 攒岩畔:聚集在岩石旁边。
- 籍道边:停留在道路旁边。
- 湮灭:消失,消亡。
- 忠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美德,忠指对国家忠诚,孝指对父母孝顺。
翻译
在蜀王昔日观望蜀地的台前,重阳节这天清晰地看见一条河流。 向北眺望,正是从这里开始思念家乡的方向,向南告别城墙,城郭依旧如故。 青松下拴着马匹,聚集在岩石旁边,黄菊留在人旁,停留在道路旁边。 自古以来,许多登临之地都已消失,只有忠孝两美德被人们传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在望蜀台的景象,通过对比北望家乡与南辞城郭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传统美德的赞颂。诗中“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结尾的“独闻忠孝两能传”强调了忠孝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
苏颋
唐京兆武功人,字廷硕。苏瑰子。幼敏悟强记。武则天时擢进士第。累迁中书舍人。袭封许国公,号“小许公”。玄宗开元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与宋璟同理政事。工文,朝中文件多出其手。与燕国公张说并称为“燕许大手笔”。罢为礼部尚书,卒谥文宪。有集。
► 103篇诗文
苏颋的其他作品
- 《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 —— [ 唐 ] 苏颋
- 《 山驿闲卧即事 》 —— [ 唐 ] 苏颋
- 《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寿和 》 —— [ 唐 ] 苏颋
- 《 奉和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 —— [ 唐 ] 苏颋
- 《 昆明池晏坐答王兵部珣三韵见示 》 —— [ 唐 ] 苏颋
- 《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 》 —— [ 唐 ] 苏颋
- 《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 》 —— [ 唐 ] 苏颋
- 《 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 》 —— [ 唐 ] 苏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