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

· 于谦
荡漾无端入画堂,帘栊微动昼初长。 暖催花底莺声滑,轻拂檐前燕翅忙。 酒醒香尘凝座榻,梦回芳草满池塘。 飘扬不解留春住,又逐鞦韆度粉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荡漾 (dàng yàng):形容水波或其他物体轻轻波动。
  • 帘栊 (lián lóng):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 莺声滑:形容黄莺的叫声婉转动听。
  • 檐前:屋檐下。
  • 香尘:指香气弥漫的尘土,这里比喻香气。
  • 座榻:座位和床榻。
  • 梦回:梦醒后回忆梦中情景。
  • 芳草:香草,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飘扬:随风飘动。
  • 鞦韆 (qiū qiān):秋千。
  • 粉墙:涂有白粉的墙。

翻译

春风无端地吹入画堂,使得窗帘微微摆动,白昼似乎变得更长了。 温暖的气息催促着花下的黄莺发出婉转的叫声,轻轻拂过屋檐前的燕子,它们的翅膀忙碌地飞舞。 酒醒后,香气凝结在座位和床榻上,梦醒时,芳草已经长满了池塘。 春风飘扬,却不知如何留住春天,又随着秋千越过了粉墙。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风为线索,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氛围。诗中,“荡漾无端入画堂”一句,既表现了春风的轻柔和不可捉摸,又暗示了春风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后文通过对黄莺、燕子、香尘、芳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进一步以春天的声音、气息和色彩,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结尾的“飘扬不解留春住,又逐鞦韆度粉墙”则巧妙地表达了春天短暂而美好的特点,以及人们对春天的留恋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春天的魅力和诗人对春天的深情。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