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寓兴

· 袁华
北山之中春载阳,膏雨霢霂草木长。 溪蔬野蔌青戴土,老饕采撷充枯肠。 枸杞黄凝鞠菹熟,蒌蒿青点芹羹香。 步寻木鸡竹风冷,手拾菌钉松露瀼。 蕨拳敷腴竹萌嫩,韭木丰肥同芼姜。 鳖裙鹅掌俱退舍,牛炙豚蹄难擅场。 春光烂熳过三月,静爱幽香生野芳。 寒具藤花甘胜肉,凉饼蓼芽圆截肪。 槐叶光浮素盌冻,含桃花映清尊凉。 石芥鼻触气辛烈,金齑齿嚼声宫商。 不蒙朱门贵介录,独许白屋幽人尝。 物无定味贵适口,冰壶先生真欲狂。 莱公万羊数己定,庾郎三韭贫何妨。 分羹不均御者怒,染指未食天伦戕。 骄奢淫佚古所戒,口腹累人良可伤。 山中之乐乐无央,秋风又到莼鲈乡。 菊黄橘绿萸蟹紫,桂酒新篘香满觞。 菜园不愁羊蹋破,便当烂醉眠糟床。 虽然此腹久负我,结交岁暮母相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载阳:充满阳光。
  • 膏雨:滋润的雨。
  • 霢霂(mài mù):细雨绵绵。
  • 野蔌:野菜。
  • 老饕:贪吃的人。
  • 鞠菹:一种腌菜。
  • 蒌蒿:一种草本植物。
  • 菌钉:菌类。
  • 蕨拳:蕨类植物的嫩芽。
  • 芼姜:拌有姜的菜。
  • 退舍:退让,不如。
  • 擅场:占主导地位。
  • 寒具:冷食。
  • 凉饼:冷的面食。
  • 素盌:白色的碗。
  • 金齑:金色的调味品。
  • 宫商:古代五音中的两个音,这里指声音。
  • 白屋:贫寒之家。
  • 冰壶先生:作者自喻。
  • 莱公:指宋代文学家苏轼。
  • 庾郎:指宋代文学家庾信。
  • 染指:尝试,品尝。
  • 天伦:家庭关系。
  • :伤害。
  • 莼鲈乡:指江南水乡。
  • :过滤。
  • 羊蹋:羊踩踏。
  • 糟床:酿酒的床。

翻译

北山之中春光明媚,滋润的细雨让草木生长茂盛。溪边的野菜青翠欲滴,贪吃的人采摘来填饱肚子。枸杞黄熟了,腌菜也做好了,蒌蒿青翠,芹菜汤香气扑鼻。漫步寻找竹林中的木鸡,手拾菌类和松露。蕨菜和竹笋都很嫩,韭菜和姜一起拌着吃。鳖裙和鹅掌都不如这些,牛肉和猪蹄也难以比拟。春光灿烂,三月已过,静享野花的幽香。冷食和凉面都很美味,槐叶的光泽在白碗中显得很美,含花的酒也很清凉。石芥的味道辛辣,金色的调味品吃起来声音悦耳。这些美食没有被贵族所记录,只有贫寒之人才能品尝。食物的味道因人而异,我这个冰壶先生真是欲罢不能。苏轼的万羊之数已经注定,庾信的贫穷又何妨。分配不均让驾车者愤怒,尝试未食却伤害了家庭关系。骄奢淫逸自古以来就被戒备,口腹之欲拖累人真是可悲。山中的乐趣无穷,秋风又吹到了江南水乡。菊花黄,橘子绿,螃蟹紫,新酿的桂酒香气四溢。菜园不用担心羊的踩踏,就可以醉卧在酿酒的床上。虽然这肚子长久以来辜负了我,但岁末的结交不要忘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山春天的美景和丰富的野味,通过对比贵族与贫寒之家的饮食,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食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野趣。同时,通过对食物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