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乐善堂二首

休笑南阳诸葛庐,莫嗟西蜀子云居。 寸心为善行无倦,尺地栖身乐有馀。 瓮里况存招客酒,床头仍贮教儿书。 閒来持此消长日,何用区区较毁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诸葛庐:诸葛亮在南阳的草庐,这里指简陋的住所。
  • 子云居:西汉文学家扬雄(字子云)的居所,也指简陋的住所。
  • 无倦:不懈怠。
  • 尺地:狭小的土地,指简陋的住所。
  • 栖身:居住。
  • :同“余”,多余,这里指足够。
  • 况存:况且还有。
  • 招客酒:招待客人的酒。
  • 教儿书:教育子女的书籍。
  • 消长日:消磨漫长的日子。
  • 区区:小,微不足道。
  • 较毁誉:计较别人的赞扬或批评。

翻译

不要嘲笑南阳诸葛亮的草庐,也不要叹息西蜀扬雄的居所。 我心怀善意,行事不懈怠,即使住在狭小的空间也感到快乐和满足。 瓮中还有招待客人的酒,床头放着教育子女的书籍。 闲暇时,我拿着这些来消磨时光,何必去计较别人的赞扬或批评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诸葛庐和子云居,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诗中“寸心为善行无倦”展现了作者不懈的善行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尺地栖身乐有馀”则强调了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后两句通过描述家中的酒和书,进一步体现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教育理念。最后,作者表示不计较外界的评价,显示了一种超脱和自足的心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哲学。

夏原吉

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