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张左司

· 袁华
墓田丙舍郭西头,霜露凄然又暮秋。 千里故园归梦觉,五更残月向窗流。 蓼莪诗废门生诵,风木情牵孝子忧。 少展经纶佐戎幕,碧澜堂下放船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墓田:墓地。
  • 丙舍:古代墓地中供祭祀用的房屋。
  • 凄然:形容悲伤的样子。
  • 暮秋:晚秋。
  • 归梦觉:梦醒后感到归乡的愿望。
  • 残月:即将消失的月亮。
  • 蓼莪:《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表达孝子思亲之情。
  • 风木:比喻父母去世,不能再见。
  • 经纶:治理国家大事的能力和才干。
  • 戎幕:军中的幕府,指军事机构。
  • 碧澜堂: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放船游:乘船游玩。

翻译

墓地和祭祀的房屋在城西头,霜露之中,凄凉的晚秋又来临。 千里之外的故乡,梦醒后归思难收,五更时分,残月如水,流过窗前。 《蓼莪》诗中孝子的哀思,门生们诵读,风木之情牵动着孝子的忧愁。 希望能稍展宏图,辅佐军中大事,然后在碧澜堂下,乘船畅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暮秋时节的凄凉景象,通过墓田、霜露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蓼莪诗废门生诵,风木情牵孝子忧”一句,巧妙地融合了《诗经》中的孝子思亲之情,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怀念。结尾处,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有所作为,辅佐军国大事的抱负,同时也透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