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词

· 孙蕡
朝看箔上蚕,暮取茧上丝。丝成给日食,不得身上衣。 早知阿家蚕事苦,不若当初学歌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ó):养蚕用的竹筛子或竹席,用来放置蚕宝宝。
  • 阿家:古代对妇女的尊称,这里指养蚕的妇女。

翻译

早晨看着竹席上的蚕宝宝,傍晚时从茧上取下丝线。丝线制成后用来换取日常的食物,却无法为自己添置新衣。 早知道养蚕的工作如此辛苦,还不如当初去学习歌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蚕妇从早到晚的辛勤劳动,展现了她们生活的艰辛。诗中“朝看箔上蚕,暮取茧上丝”生动地描述了蚕妇的日常劳作,而“丝成给日食,不得身上衣”则深刻反映了她们劳动成果的微薄和生活的困苦。最后两句“早知阿家蚕事苦,不若当初学歌舞”表达了蚕妇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不同职业的价值判断和女性的社会地位。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妇女的生活状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