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强彦栗募农赴都

· 袁华
燕赵开田千里馀,募民南国课耕锄。 豳风旧咏农官政,大有重看太史书。 麦秀郊原将乳燕,花飞野水欲生鱼。 耕莘钓渭皆王佐,行见承恩侍属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赵:古代中国北方的两个国家,这里指北方地区。
  • 募民:招募民众。
  • 南国:指南方的国家或地区。
  • 课耕锄:指导农耕。
  • 豳风:《诗经》中的一部分,主要描写古代农事。
  • 大有:《易经》中的一个卦名,象征丰收。
  • 太史书:古代记载国家大事的官方文献。
  • 麦秀:麦子成熟的样子。
  • 乳燕:刚出生的小燕子。
  • 野水:野外的河流。
  • 耕莘钓渭:指古代贤人伊尹耕于莘野,姜子牙钓于渭水,后来都成为辅佐君王的贤臣。
  • 王佐:辅佐君王的贤臣。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 属车:皇帝的车驾。

翻译

北方燕赵之地开辟了千里农田,招募南方民众来此指导耕作。这里重现了《诗经·豳风》中描绘的农官政绩,丰收的景象也让人想起《太史书》中记载的大有之年。郊外的麦田里麦子成熟,小燕子即将出生,野外的河流中花瓣飘落,仿佛要孕育出新的生命。那些在莘野耕作、渭水垂钓的贤人,最终都成为了辅佐君王的贤臣,相信不久将能看到他们受到皇帝的恩宠,侍奉在皇帝的车驾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北方燕赵之地农田的开垦与南方民众的耕作景象,通过引用《诗经》和《易经》中的典故,表达了对农业丰收和国家繁荣的期盼。诗中“麦秀郊原将乳燕,花飞野水欲生鱼”一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寓意着新生与希望。结尾处提到古代贤臣伊尹和姜子牙,暗示着这些勤劳的民众也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