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远望

· 袁华
大江东下渺沧溟,目尽淮山一发青。 三国英雄终割据,六朝文物己凋零。 寄奴故宅今为寺,瘗鹤空坟尚有铭。 渔笛数声天外落,客怀无赖倚阑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渺沧溟:渺茫如大海。
  • 一发青:形容远山细小,如一根发丝般青翠。
  • 寄奴:指东晋时期的权臣桓温,其小字寄奴。
  • 瘗鹤:埋葬的鹤。
  • :刻在器物上的文字,这里指墓志铭。
  • 无赖:无奈,无可奈何。

翻译

大江向东流去,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目光所及,淮山如一根青丝般细小。三国时期的英雄们最终都各自割据一方,而六朝的文物已经凋零。桓温的故居如今变成了寺庙,埋葬鹤的空坟上还留有墓志铭。渔笛的声音从天边飘落,我这客人的心情无奈,只能倚着栏杆静静聆听。

赏析

这首作品以北固山远望为背景,通过对大江、淮山的描绘,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诗中融入了对三国、六朝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割据和文物凋零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寄奴故宅和瘗鹤空坟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最后,渔笛声的引入,为全诗增添了一抹哀愁的色彩,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与无奈。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