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竹双清为李主事题

· 徐庸
何年血雨潇湘渚,尽渍琅玕枝叶里。 翠华巡狩不归来,泪满红冰愁二女。 胭脂界破芳容老,绛节霓旌谩纷绕。 楚魂啼罢黯消魂,望入霞光九疑小。 丹山凤鸟飞无数,不□裙底凌波步。 珊瑚击碎如意钩,桃花零落仙游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血雨:形容雨中带有红色,如同血一般。
  • 潇湘:指湖南的湘江流域,常用来泛指湖南地区。
  • :水中的小块陆地。
  • :浸,泡。
  • 琅玕:美玉,这里比喻竹子。
  • 翠华:皇帝仪仗中一种用翠鸟羽作装饰的旗。
  • 巡狩:帝王巡视各地。
  • 红冰:形容泪水凝结成冰,带有红色,比喻极度悲伤。
  • 胭脂:一种红色颜料,常用于化妆。
  • 绛节霓旌:古代帝王仪仗中的旗帜。
  • 楚魂:指楚地的精神或楚人的魂魄。
  • 霞光:朝霞或晚霞的光辉。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内。
  • 丹山凤鸟: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珊瑚:海洋中的一种珊瑚虫的骨骼,常用于装饰。
  • 如意钩:一种形状像如意的钩子,常用于装饰。
  • 仙游:指仙人游玩或仙人居住的地方。

翻译

不知是哪一年的血雨洒落在潇湘的岸边,将红色的痕迹浸透在竹子的枝叶之中。皇帝巡视四方却未归来,留下的泪水凝成了红色的冰,愁苦地思念着两位女子。胭脂色的痕迹划破了芳华的容颜,使得它逐渐老去,而那些华丽的旗帜和仪仗只是徒劳地纷绕。楚地的魂魄哭泣之后,更加黯然神伤,望着远方的霞光,九疑山显得越来越小。丹山上的凤鸟飞翔无定,不依赖于裙底的轻盈步伐。珊瑚击碎了如意的钩子,桃花在仙人游玩的地方零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通过“血雨”、“红冰”等意象,传达出深沉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诗中“翠华巡狩不归来”暗示了帝王的离去和未归,而“泪满红冰愁二女”则表达了女子对帝王的深切思念和悲伤。后文通过“楚魂啼罢黯消魂”和“望入霞光九疑小”等句,进一步以楚地的魂魄和远方的霞光来象征悲伤和遥远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