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诗

· 桑悦
盎盎临春阁,盈盈珠翠妆。 桃李满庭除,东风有余香。 更衣间罗绮,抚瑟杂宫商。 艳阳好天气,欢乐殊未央。 一朝秋节换,凄雨生洞房。 缅怀素心人,风波隔潇湘。 磨砖作明镜,黯淡无晶光。 照鬓向清水,玄云忽成霜。 兰枯蕙亦槁,芳菲转萎黄。 谁为御寒计,当春独悲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盎盎(àng àng):形容春意盎然的样子。
  • 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
  • 珠翠:指女子华丽的装饰。
  • 庭除:庭院。
  • 宫商:古代五音中的两个音,这里指音乐。
  • 殊未央:未尽,未停止。
  • 缅怀:深情地怀念。
  • 素心人:心地纯洁的人。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这里泛指湖南地区。
  • 磨砖作明镜:比喻徒劳无功。
  • 玄云:黑云。
  • 兰枯蕙亦槁:比喻美好事物的衰败。
  • 御寒:抵御寒冷。

翻译

春意盎然地站在临春阁上,女子们装扮得珠光宝气,仪态万方。庭院里桃李盛开,春风中还留有余香。她们更换着华丽的衣裳,弹奏着美妙的音乐。艳阳高照,天气宜人,欢乐似乎永无止境。

然而,一转眼秋节已至,凄雨悄然降临洞房。深情地怀念那些心地纯洁的人,他们因风波而隔绝在潇湘之外。就像磨砖想要成为明镜一样,终究是黯淡无光。对着清水照看自己的鬓发,黑云突然间变成了霜。兰花枯萎,蕙草也干枯,芳菲转瞬即逝,变得萎黄。谁又能为这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在春天里独自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春与秋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盎盎临春阁”与“一朝秋节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磨砖作明镜”、“兰枯蕙亦槁”,进一步以物喻人,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桑悦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民怿,号思玄居士。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有《桑子庸言》、《思玄集》。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