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珠篇

· 徐庸
洛阳园圃称金谷,艳杏秾桃照人目。 一花独占画楼春,价高换得珠三斛。 回风流雪多婵娟,鸳迹不留香□绵。 仙娥娘辈总遮莫,红牙板按鹍鸡弦。 戚畹来求那肯与,奇祸一朝从此起。 阑干十二逼高寒,有身先向君前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绿珠:人名,此处指晋代富豪石崇的宠妾,以美貌著称。
  • 洛阳:地名,今河南省洛阳市,古时为都城。
  • 金谷:地名,位于洛阳,石崇的园林所在地。
  • 秾桃:指桃花盛开的样子。
  •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 珠三斛:斛是古代的容量单位,三斛珍珠极言其珍贵。
  • 回风流雪:形容女子舞姿轻盈如风雪。
  • 婵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鸳迹:指鸳鸯的足迹,比喻恩爱夫妻的踪迹。
  • 香□绵:此处可能指香烟缭绕,绵延不绝。
  • 仙娥:仙女,此处指美丽的女子。
  • 娘辈:指同辈的女子。
  • 遮莫:尽管,任凭。
  • 红牙板:红色的象牙板,古代乐器。
  • 鹍鸡弦:指用鹍鸡筋制成的弦,此处泛指乐器。
  • 戚畹:指皇亲国戚。
  • 阑干:栏杆。
  • 高寒:形容地势高而寒冷。

翻译

洛阳的园圃以金谷园最为著名,艳丽的杏花和盛开的桃花照耀着人们的眼睛。一株独特的花儿占据了画楼中的春光,其价值高昂,足以换取三斛珍珠。女子的舞姿轻盈如风雪,婀娜多姿,恩爱夫妻的踪迹不再留下,只留下香烟缭绕。美丽的女子们尽情展示,红色的象牙板敲打着鹍鸡弦。皇亲国戚来求取,却坚决不肯给予,奇祸因此而起。栏杆十二重,高寒逼人,她选择在君王面前先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洛阳金谷园中一株珍贵花朵的美丽与价值,以及围绕它发生的悲剧故事。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花朵的艳丽、女子的婀娜和悲剧的凄凉。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回风流雪”、“红牙板按鹍鸡弦”,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音乐感。结尾处的“阑干十二逼高寒,有身先向君前死”则深刻表达了主人公的无奈与决绝,使诗歌的情感达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