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我爱兹山异众山,峨峨独峙海门关。 匡庐远度天风劲,巫峡潜通地脉寒。 上下客舟愁涉险,往来鸥鸟喜馀闲。 何时学得燃犀术,下烛神龙万丈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峨峨:形容山势高耸的样子。
  • 独峙:独自耸立。
  • 海门关:指海边的关口,这里形容小孤山像守护海门的关隘。
  • 匡庐:指庐山,这里用庐山比喻小孤山的远景。
  • 天风:指高处的风。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这里用巫峡比喻小孤山附近的水域。
  • 地脉寒:指地下水流带来的寒气。
  • 涉险:经历危险。
  • 鸥鸟:海鸥,常在海边飞翔的鸟类。
  • 馀闲:余暇,空闲。
  • 燃犀术:古代传说中能照见水下事物的法术。
  • 下烛:照亮。
  • 神龙:传说中的龙,这里比喻深海中的神秘生物。

翻译

我喜爱这座山,它与众不同,高耸独立于海门关。 庐山在远处,天风强劲,巫峡的水流潜通,地脉带来寒意。 过往的客船担心涉险,而飞翔的海鸥却喜欢这里的余暇。 何时我能学会燃犀术,照亮深海中万丈的神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小孤山的独特景象,通过对比庐山和巫峡,突出了小孤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诗中表达了对小孤山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向往。诗人通过“燃犀术”和“神龙”等意象,展现了对神秘深海的无限遐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夏原吉

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