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九成台

重华不见独登台,台倚孤城日月开。 似听箫韶千载上,虚疑凤鸟九霄来。 乱山北起迷烟树,双涧南流浸绿苔。 回首苍梧天咫尺,南巡曾带跸尘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华:即舜帝,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
  • 箫韶:古代传说中舜帝的音乐,代表古代的礼乐文化。
  • 凤鸟: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南巡:指舜帝南巡的传说。
  • 跸尘:指帝王出巡时车马扬起的尘土。

翻译

独自登上这不见舜帝的九成台,台边孤城依傍,日月似乎在此展开。 仿佛听见千年前箫韶的美妙音乐,虚幻中似有吉祥的凤鸟从九天降临。 北面乱山起烟雾,迷蒙了树木,南流的双涧浸润着绿苔。 回首望去,苍梧山近在咫尺,舜帝南巡时带回的跸尘仿佛还在眼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登九成台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古代舜帝的怀念和对古代礼乐文化的向往。诗中“重华不见”与“似听箫韶”形成对比,突出了对舜帝时代的追忆。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幽远而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舜帝南巡的庄严与神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乌斯道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