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滩

· 孙蕡
五城一别三千里,孤棹重经十八滩。 拍岸怒涛雷喷薄,横江乱石铁巉岩。 天阴紫蜃笼商轴,夜冷苍龙吼剑关。 犹记平南诸将下,楼船此地凯歌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城:指五个城池,具体所指不详。
  • 孤棹:孤舟,独自一人的船。
  • 十八滩:地名,指十八个险滩,具体位置不详。
  • 拍岸怒涛:形容海浪猛烈地拍打岸边。
  • 雷喷薄:形容声音大如雷鸣,气势磅礴。
  • 铁巉岩:形容岩石坚硬如铁,险峻。
  • 紫蜃:传说中的海市蜃楼,这里形容天色阴沉。
  • 商轴:古代指天文学中的黄道,这里可能指天空。
  • 苍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可能指夜间的某种声音或景象。
  • 剑关:险要的关口,比喻形势严峻。
  • 楼船:古代的大型战船。

翻译

自从离开五城已有三千里,我独自乘船再次经过这十八个险滩。 海浪如雷鸣般猛烈地拍打岸边,江中的乱石坚硬险峻。 天色阴沉,仿佛有紫色的海市蜃楼笼罩着天空,夜晚寒冷,仿佛有苍龙在剑关吼叫。 我仍然记得平定南方的将领们,他们的楼船就是在这里凯旋而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蕡独自乘船经过十八滩的情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历史回忆,展现了旅途的艰险与历史的厚重。诗中“拍岸怒涛雷喷薄,横江乱石铁巉岩”生动描绘了江河的险峻,而“天阴紫蜃笼商轴,夜冷苍龙吼剑关”则通过神话色彩的描绘增添了诗的神秘感。最后两句回忆历史,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英雄事迹的缅怀。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