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夕阴霾无月诸子酣饮夜分而唐祝两生不至命小奚奏乐侑觞拈韵得中字即席赋

曳履南楼兴未终,胡床相对一尊同。 霜飞玉宇秋将半,露湿瑶台夜正中。 绕树参差飞倦鹊,衔芦嘹呖坠征鸿。 更阑竞奏霓裳曲,谁唤嫦娥出海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阴霾(yīn mái):指天气阴沉,能见度低。
  • 酣饮(hān yǐn):畅饮,痛饮。
  • 夜分(yè fēn):夜半。
  • 小奚(xiǎo xī):小仆人。
  • 侑觞(yòu shāng):劝酒,助兴。
  • 拈韵(niān yùn):即兴作诗,按照特定的韵脚创作。
  • 胡床(hú chuáng):古代的一种坐具。
  • 玉宇(yù yǔ):指天空。
  • 瑶台(yáo tái):神话中的仙境。
  • 参差(cēn cī):不齐的样子。
  • 嘹呖(liáo lì):形容声音响亮而清脆。
  • 征鸿(zhēng hóng):远行的大雁。
  • 更阑(gēng lán):夜深。
  • 霓裳曲(ní cháng qǔ):古代的一种乐曲,传说中仙女所奏。
  • 嫦娥(cháng é):中国神话中的月宫仙子。

翻译

在这个阴沉无月的夜晚,我们尽情畅饮直到夜半,但唐祝两位朋友却未到。我让小仆人奏乐助兴,当场按照“中”字韵脚即兴赋诗。我们坐在南楼的胡床上,共享一尊酒。秋天的霜降使得天空显得更加清冷,露水湿润了瑶台,夜色正浓。树间倦飞的鹊鸟参差不齐地飞翔,远行的大雁发出响亮而清脆的叫声,从空中坠落。夜深了,我们竞相演奏霓裳曲,仿佛在呼唤嫦娥从东海之东的月宫中走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聚会场景,通过阴霾无月的天气、夜半的酣饮、小奚的奏乐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宇”、“瑶台”、“倦鹊”、“征鸿”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结尾的“霓裳曲”和“嫦娥”更是增添了一抹神话色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遐想。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