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吴于三生携酒同游城南观音禅院

皂帽青鞋霁雪前,丛林遥望七灯悬。 乾坤万古空王劫,水月三生大士缘。 下界风幡摇贝阙,上方云磬落金田。 踟蹰未办西归衲,杖锡香林对惘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朱吴(zhū wú):地名,指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朱家角。 皂帽(zào mào):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帽子。 青鞋(qīng xié):古代官员穿的一种鞋子。 丛林(cóng lín):茂密的树林。 七灯(qī dēng):佛教用具,指七盏灯。 乾坤(qián kūn):天地,宇宙。 王劫(wáng jié):佛教术语,指世界末日。 水月(shuǐ yuè):佛教用语,指佛法的真谛。 大士(dà shì):佛教用语,指高尚的僧侣。 贝阙(bèi què):古代宫殿前的一种装饰物。 云磬(yún qìng):佛教用具,指云磬法器。 金田(jīn tián):佛教用语,指佛教的净土。 衲(nà):和尚的僧袍。 杖锡(zhàng xī):僧侣手持的拐杖和铁杖。 香林(xiāng lín):指寺庙。 惘然(wǎng rán):失意、迷茫的样子。

翻译

朱吴在三生携酒一起游览城南的观音禅院,头戴皂帽,脚穿青鞋,天晴雪后,远远望见丛林中挂着七盏灯。天地间万古来空无一物,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水月真谛与高尚的僧侣缘分相连。下界的风吹动着贝阙前的飘带,上方的云磬落在金田中。我犹豫不决,还未决定要前往西方的僧院,手持拐杖和铁杖,站在寺庙中,面对着迷茫。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朱吴在三生携酒游览城南观音禅院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佛教用语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虚无和对佛法真谛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和信仰的深刻思考。整体氛围庄严肃穆,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内心境界的探索。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