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周文学懋修余客岁过吴门宿其斋头听懋修歌自制吴歌甚适二首
郭外寻君系短篷,芦花深映夕阳红。
江东似尔真公瑾,吴下何人更阿蒙。
淅沥商风回锦树,飞扬春雪和丝桐。
纸窗竹屋青荧处,苦忆疏灯夜半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寄:写信给。
- 周文学懋修:人名,周懋修,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文学可能指其职业或爱好。
- 客岁:去年。
- 吴门:苏州的别称。
- 宿:住宿。
- 斋头:书斋的门前。
- 歌自制吴歌:自己创作并演唱的吴地民歌。
- 适:舒适,愉快。
- 郭外:城外。
- 系短篷:系住小船。
- 芦花:芦苇的花。
- 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一带。
- 真公瑾:真如周瑜(字公瑾),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 吴下:指吴地,即今江苏南部一带。
- 阿蒙:指吕蒙,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后学识大增,人称“吴下阿蒙”。
- 淅沥商风:形容秋风的声音。
- 锦树:指色彩斑斓的树木。
- 飞扬春雪:比喻飞舞的柳絮。
- 丝桐:指琴,因古时多用桐木制琴,弦用丝制成。
- 纸窗竹屋:形容简朴的居所。
- 青荧:微弱的光亮。
- 苦忆:深切地回忆。
- 疏灯:昏暗的灯光。
- 夜半:半夜。
翻译
我写信给周懋修,去年我路过苏州,在你的书斋门前住宿,听着你自己创作并演唱的吴地民歌,感到非常愉快。
我在城外寻找你,系住了小船,芦花深处映着夕阳的红色。在江东,像你这样的人真是少有,如同周瑜一般;而在吴地,又有谁能比得上你,如同吕蒙一样学识渊博。
秋风淅沥地吹过,回望着色彩斑斓的树木;春雪般飞舞的柳絮,和着琴声飘扬。在纸窗竹屋的微弱光亮处,我深切地回忆起那夜半时分,与你一起在昏暗的灯光下共度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周懋修的怀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通过描绘城外的景色和夜晚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怀旧的氛围。作者将周懋修比作历史上的名将周瑜和吕蒙,赞美其才华和学识。后两句通过对秋风、锦树、春雪和丝桐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象征和衬托内心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回忆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