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贺观察吴公擢任大参二首

牙旗又转越江西,荏苒年光惜解携。 转粟暂劳萧相画,看花犹记白公题。 云屯大陆千仓满,雪照长淮万舸齐。 回首石门歌啸地,几从明月望丹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贺:恭敬地祝贺。
  • 观察: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地方。
  • 吴公:指吴姓的官员。
  • 擢任:提拔任职。
  • 大参:古代官职,即参政,是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
  • 牙旗:古代军中大旗。
  • 荏苒:时间渐渐过去。
  • 解携:离别。
  • 转粟:转运粮食。
  • 萧相:指萧何,汉初名相,曾负责粮食调配。
  • 白公题:可能指白居易的题诗,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
  • 云屯:形容云集,比喻物资丰富。
  • 大陆:广阔的陆地。
  • 千仓满:形容粮食储备充足。
  • 雪照长淮:雪光照耀下的长淮河。
  • 万舸齐:形容船只众多,齐头并进。
  • 石门: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点。
  • 歌啸地:唱歌和长啸的地方,形容过去的欢乐时光。
  • 丹梯:红色的阶梯,比喻高官显贵的地位。

翻译

军中的大旗再次转向越江西行,岁月匆匆,令人怀念离别之情。 转运粮食虽然辛苦,但暂且劳烦萧相的智慧,看花时仍记得白公的题诗。 云集的物资使得大陆上的千仓都装满了,雪光照耀下的长淮河上,万船齐头并进。 回首往昔在石门唱歌长啸的欢乐之地,几次在明月下仰望那象征高位的红色阶梯。

赏析

这首诗是胡应麟祝贺吴姓官员升任大参的作品,通过描绘军旗转向、粮食转运、物资丰富和船只众多的景象,表达了对吴公升迁的喜悦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萧何、白居易的典故,以及“云屯”、“雪照长淮”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吴公政绩的赞扬和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期待。结尾的“几从明月望丹梯”则巧妙地以明月和丹梯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吴公高升的祝愿和对过去欢乐时光的留恋。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