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和山麻石岩
山和人亦和,乘暇集鸣珂。
陟岭美未得,到岩奇转多。
交枝树碍马,一步地旋螺。
成屋自麻石,作门惟碧萝。
瞻天隔鸟道,入地学蜂窠。
树向顶上植,泉从肩畔过。
禽虫冯几住,云霭入衣摩。
佛座泥三级,僧床石四阿。
西临野广漠,东眺径陂陁。
远吹潜生爽,骄阳暂息苛。
祷祈情敬谨,乐业舞婆娑。
物穰用亦俭,地危心不颇。
民风都似此,吾为尔陈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鸣珂(míng kē):古代一种用来引导马匹的铃铛。
碧萝(bì luó):绿色的藤蔓。
蜂窠(fēng kē):蜂巢。
冯几(píng jī):停留不去的样子。
衣摩(yī mó):触摸。
爽(shuǎng):清新。
苛(kē):严厉。
婆娑(pó suō):舞蹈的样子。
穰(ráng):丰富。
颇(pō):偏斜。
翻译
山和人也和谐,闲暇时聚在一起敲响马铃。攀登山岭,美景不断,到了岩石间,奇异景致更多。树枝交错,阻挡着马匹,每一步都像在螺旋上旋转。房屋建在麻石上,门前只有绿色的藤蔓。仰望天空,鸟儿飞过,踏入地底学习蜜蜂筑巢。树木栽种在山巅,泉水从肩旁流过。鸟兽安静地栖息,云雾轻轻触摸衣裳。佛坛用泥土筑成三层,僧床则是用石头搭建的四柱床。西望广袤的原野,东眺远方的小径和沼泽。微风吹拂,清新宜人,炎热的阳光暂时停歇。祈祷虔诚恭敬,欢乐的舞蹈轻盈起舞。物产丰富却节俭使用,对待土地谨慎而不偏颇。人民的风俗如此,我为你们歌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间景致,展现了山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诗人通过描写山间的景物、动植物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和谐共处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