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川上水,羃羃堤边草。 行行远方客,历历山下道。 道远行易疲,白日坐已驰。 无忧白日暮,秪恐严霜垂。 日暮行复朝,严霜草以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滔滔(tāo tāo):形容水流的样子,汹涌奔流。
羃羃(mì mì):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历历(lì lì):清晰可见。
彫(diāo):枯萎凋零。

翻译

江水奔流不息,草木在堤岸茂盛葱郁。
行走在远方的客人,沿着山下的小道前行。
路途遥远,行走容易疲惫,白天坐下稍作休息。
白天无忧,只怕严寒的霜会降临。
太阳落山后再次行走至清晨,严寒的霜使草木凋零。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远行客人在旅途中的景象。作者通过描写江水奔流、草木葱郁、山下小道等场景,展现了旅途中的辛劳和风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使整体意境生动而优美。在诗的结尾,作者通过描绘严寒的霜使草木凋零,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暗示着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挑战。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