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明堂

乾居冠峻,岳承级通。 明宫星辰,缀琨栋云。 雾弥璇墉,摄齐入金。 门拜肃窥,天容俯躬。 览八表辨,方识疆封。 西北拱王,室舟车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ián):古代指天空,这里指高大。
  • (yuè):山的意思。
  • (jí):台阶。
  • (zhuì):点缀。
  • (kūn):美玉。
  • (dòng):房屋的梁柱。
  • (xuán):美玉。
  • (yōng):城墙。
  • (shè):包围。
  • (qí):齐国。
  • (sù):庄严。
  • 俯躬(fǔ gōng):低头行礼。
  • 八表(bā biǎo):指古代的八表,即八方。
  • 疆封(jiāng fēng):疆土和封地。
  • 拱王(gǒng wáng):拱卫君王。

翻译

在游览泰山时,我看到了两三处明堂。高大的殿宇屹立在山巅,连接着层层台阶。明宫的星辰点缀着美玉般的梁柱和云彩。薄雾笼罩着城墙,仿佛将齐国的景色都包围其中。我虔诚地走进大门,仰望着天空,俯身行礼。通过观看八方的景色,我才明白了疆土和封地的辨识。这里拱卫着君王的西北方位,宫殿和舟车交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上的明堂景观,通过作者的描写,展现了明堂的庄严肃穆,以及山川之间的壮丽景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明堂的雄伟气势和神秘美感。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建筑的壮丽和历史的厚重。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