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画山水歌

杜陵一疋好东绢,韦郎上植松两干。唐寅今如曹不兴,有客乞染淞江绫。 前山如笑后如怒,疏林如风密如雾。黯黯浑疑隔千里,蜿蜿忽辨缘溪路。 黑云冱苍梧,丹霞标赤城。壮哉画工力,九州通尺屏。 两厓远立觢两角,一道空江浸寥廓。吴绫本自淞水剪,谁把淄渑辨清浊。 茅斋傍江绝低小,羡尔高居长自好。今年吴地几鱼鳖,看画转觉心热恼。 黄金壶中一斗汁,我欲濡毫映手湿。莫教童子误攐翻,忽使痴龙携雨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唐寅(táng yín):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疋(pǐ):古代长度单位,相当于一丈。 韦郎(wéi láng):指唐寅。 曹不兴(cáo bù xīng):指曹操不兴盛。 淞江绫(sōng jiāng líng):指淞江的绫帛。 缘溪路(yuán xī lù):沿着溪流的路。 冱(hù):寒冷。 苍梧(cāng wú):苍天和高山。 丹霞(dān xiá):红色的霞光。 尺屏(chǐ píng):指画幅。 两厓(liǎng yái):两座山峰。 浸寥廓(jìn liáo kuò):浸没在辽阔的景色中。 吴绫(wú líng):吴地的丝绸。 淞水(sōng shuǐ):淞江。 淄渑(zī miǎn):指清浊不分。 茅斋(máo zhāi):茅草覆盖的小屋。 鱼鳖(yú biē):指鱼和龟。 濡毫(rú háo):沾湿毛笔。 攐翻(qiān fān):乱涂乱画。 痴龙(chī lóng):指唐寅自称的笔名。

翻译

唐寅画山水歌

杜陵一匹优质细腻的东方丝绸,韦郎在上种植了两棵松树。如今的唐寅,如同曹操那般不再兴盛,有客人请求他用淞江的丝绸染色。

前面的山峰像是在笑,后面又像在愤怒,稀疏的树林如同风一样,浓密的如同雾一般。阴沉沉的景色让人怀疑隔着千里,曲曲折折地辨认出溪流旁的小路。

乌云笼罩着苍天高山,红霞映照着赤城。画工的力量真是了不起,画作通达九州大小。

两座山峰遥遥相对,一条空旷的江水浸没在辽阔的景色中。吴地的丝绸原本是从淞江剪下的,如今却分不清淄水和渑水的清浊。

茅草覆盖的小屋靠近江边,羡慕你高居自在自得。今年吴地的鱼和龟有多少,看着画作让人感到心热烦躁。

黄金壶中有一斗酒,我想要沾湿毛笔来作画。不要让孩子们误涂乱画,突然让愚昧的龙带着雨水出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寅在画山水时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唐寅的画作和他的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表现出唐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艺术的热爱。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唐寅作为一位文学家和画家的才华和情感。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